2025鴻海獎學鯨|大專、碩博士申請說明
2025年財團法人鴻海教育基金會大專碩博獎助學金辦法公告
2025年財團法人鴻海教育基金會大專碩博獎助學金辦法公告
嘉緯的大班人生,從中區兒童之家開始。他的父親在他五歲時過世,由於媽媽無力扶養三個孩子,於是三姐弟被安置進育幼院。雖然被迫與媽媽分離對才五歲的小嘉緯來說是悲傷的,但同時,他卻也赫然發現,「原來每天是可以吃飽的,原來日子是可以安穩的。」
詩人林婉瑜曾無數次擔任文學獎的評審,卻是首次擔任2024鴻海獎學鯨的評審。這段經歷,讓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當許多大學生下課後想的是去哪裡吃飯、去哪裡玩樂,有一群清寒學生思考的卻是怎麼多兼一份工、怎麼應付生活開銷。」她動情地說,「對這些學生來說,連能夠專心讀書,都是一種奢侈。」
「這是我做過非常、非常多公益項目評審中,最痛苦的一次。」2024 鴻海獎學鯨評審、謝馨慧董事總經理誠懇地說。面對一封封申請書,她不只是篩選受獎者,更像是與一個個年輕生命進行深刻的對話——他們的努力與掙扎、夢想與現實,透過申請文字鮮明地躍然紙上。然而,資源有限,並非每一位需要幫助的學生都能獲獎,這讓她與同組評審的每一個選擇,都是一場痛苦的取捨與煎熬。
在台灣,許多清寒學生長期處於現實與夢想的拉扯,家境貧困的他們常常不得不將大量時間投入打工,只為支付學費、房租與基本生活開銷,卻因此難以專心於學業或自我成長。這些學生並非缺乏能力,而是缺少一個能夠向前邁進、改變生活的機會。
「好震撼!」——這是于瑋寧擔任 2024 鴻海獎學鯨評審時脫口而出的第一個感受。回想起第一次翻閱申請者資料的那一刻,心中的衝擊至今仍歷歷在目。「我有四個孩子,每個都在不同的國家或城市求學,所以他們需要能夠自立自強、照顧自己,但我的孩子至少擁有相對穩定與優渥的資源。」她語氣凝重地說:「那一刻我想,如果今天是我或我的孩子身處如此極度艱困的環境,我們能像這些申請者一樣如此堅強嗎?」
剛加入星光計畫時,六年級的小翰對學習充滿恐懼。他在教育部專為學業落後學生檢測基本能力之學習扶助測驗中,數學科總是不及格,國語成績也好不到哪兒去。每當遇到數學應用題,往往還沒開始計算,他就已經心裡發慌地覺得字好多、看不懂,而想放棄。
2025年財團法人鴻海教育基金會獎助學金辦法公告
「其實一開始我感到超挫折的!」呂紘燁大方述說他剛開始擔任一對一課輔老師時的無奈:「「剛開始上課的時候,學生幾乎不講話,回應也很少,他可能覺得我對他來說無異於一個陌生人,而且線上教學時,他開分頁可能不會被馬上發現,或是可能旁邊有人在聊天影響他專心,這些都是我所面臨的窘境。」
「老師,我其實都有偷偷在家裡背,因為上課時我想要回答出來!」這是一名參與鴻海星光計畫的學生對魏夢嫻說的話。曾經他對「說英文」感到萬分困難、不敢開口,但如今,他開始主動學習,並期待在課堂上表現自己。這讓不曾有教學經驗的魏夢嫻感到了莫大的喜悅。
「老師,我可以跟你分享一件事嗎?」當學生開口這樣問時,謝文婷心中滿是感動,因為她知道,孩子要願意對她這樣說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也代表孩子開始信任她了。參與鴻海星光計畫以來,她深刻體會到,計畫的目的不單只是提升孩子學習力,更是從過程讓孩子相信「有人願意陪我成長」,老師不只能陪我解題打怪,也能陪我面對人生課題,一切都不難了呢!
「老師,我不想打棒球了。」當學生對施宜萱說出這句話時,她知道,學生變了!不只是一個棒球班的學生變得不想打球了,還是一個不願開口的學生變得願意說出心裡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