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星光計畫
2025.09.01

五歲就住在育幼院裡的孤獨的嘉緯



嘉緯的大班人生,從中區兒童之家開始。

嘉緯的父親在他五歲時過世,由於媽媽無力扶養三個孩子,於是三姐弟被安置進育幼院。雖然被迫與媽媽分離對才五歲的小嘉緯來說是悲傷的,但同時,他卻也赫然發現,「原來每天是可以吃飽的,原來日子是可以安穩的。」
但外面的世界,對他的安穩卻議論紛紛:「他爸媽不要他了!」「他一定是不乖才會住在那裡!」「他沒有爸媽耶!」同學們指指點點,甚至有人會故意欺負他,小嘉緯只能忍,忍受別人的異樣眼光,忍受自己的孤獨無助。

好不容易嘉緯考上大學,且以為自己可以在育幼院的屋簷下慢慢準備好面對社會,卻在毫無預警下收到通知:「年底前,也就是兩個月後,就必須離開育幼院自立生活。」那年他大二,還有課要修,卻要緊急找能夠落腳的房子、搬家,還要趕緊想辦法賺多一點的生活費以養活自己。偏偏離開育幼院沒多久,新冠疫情爆發,他找不到任何打工,每天只能關在房間上線上課與擔心要怎麼生活。「我記得那時候真的很慌,怕房租繳不出來,怕吃了這一餐沒有下一餐。」那段時間還有同學突然車禍過世,生活的無常一層層壓上來,嘉緯覺得自己簡直像要滅頂了:「我一直覺得自己快撐不下去了。」

就在這時,他申請上了「鴻海獎學鯨」。他說:「那筆獎助學金真的就像是及時雨,澆熄了我的焦慮,讓我終於可以喘口氣了。」這筆錢不只因應了他的生活所需,也讓他重新有了前進的力氣:「有了這筆錢,我不用每天緊張自己會不會斷糧。我可以專心唸書,不是只是為了生存,而是能再一次想起夢想是什麼。」


嘉緯經常參與志工服務回饋社會

大學畢業後,嘉緯進入台中市公所擔任行政助理。雖然從小無法從媽媽那兒獲得他所需要的照顧,但長大後的他依然願意盡他的能力照顧媽媽 -- 他每月探望後來因為精神疾病而住在療養院的母親,也奉上自己省下來的一些錢讓媽媽花用。

「有時候,媽媽大手大腳地買東西,我們心裡會有點難受,因為我們自己辛苦打工存好久的錢,她卻完全沒有感覺,一下就出去了。」嘉緯眼裡閃過一絲無奈,但語氣裡沒有憤怒,只有同理:「她太久沒接觸社會了,也不會知道物價有多貴。」

嘉緯從來沒有停止思考——怎麼樣的人生才有意義?他說:「如果我只能原地打轉,那我跟現在的媽媽有什麼不一樣?我想要的是,真正屬於自己的選擇權。」

因此,即使生活再困難,嘉緯從沒想過要休學。打工再累,他也堅持要求學讀書、靠教育追夢。

「教育是我唯一的機會。你如果沒有經濟的餘裕,連做夢的權利都會被拿走。可是我想讓自己有選擇,不想只是活著,而是有方向地活著。」這,就是洪嘉緯——一個不被命運善待,卻從來沒想過放棄的孩子。如今,他不只是社會的一份子,更是他所說的:「想要幫助媽媽、幫助弟弟,幫助更多人」的一個善良熱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