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別人不相信時,你更要相信自己做得到。」2017年鴻海獎學鯨得主蘇怡美談起自己的復健之路與求學歷程時,用這句話來勉勵所有人,因為她13歲時曾被醫生判定是無救之人,如今卻讀到大學畢業,也能自主生活,更成為母親重要的生活支柱。
醫判定無救 開顱13次
21歲考高中、26歲考大學,今年31歲的蘇怡美2019年從義守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畢業後,回到故鄉澎湖準備公職考試。這趟求學之路,蘇怡美走得艱辛又踏實,每當遇到困難,她總會想起父親臨終前告訴她:「妳一定要繼續升學讀書,要能夠獨當一面。」
蘇怡美的父母是她能夠不斷對抗命運的力量。她13歲時遭遇重大車禍,被送到醫院後,醫生當場宣布無救,認為即使救起來也肯定是植物人,但父母不願放棄,想盡辦法讓她動了13次開顱手術,就算她昏迷半年之久,還是堅持醫治。
因為父母的努力,上天終於給了回應,蘇怡美在半年後甦醒了,卻還是命危,父母又籌措醫藥費將她從澎湖送到醫療設備更完善的高雄長庚醫院繼續診治,一步步從閻羅王手上搶回女兒,這個過程整整歷時6年,蘇怡美的人生也等於停滯了6年,沒有讀書與玩樂,只有點滴、藥物與復健。
在父母細心照料下,蘇怡美身體漸漸恢復,好學的她決定重拾書本,所幸當初媽媽每學期還是到國中幫她註冊,也領回所有教科書,於是她開始一邊復健、一邊讀書,但因大腦曾經受損,「記憶力很差,常常30分鐘前才讀過的課文,下一刻就忘記了。」蘇怡美說得無奈,卻沒想過放棄。
復健加自學 甩開枴杖
不向命運低頭,蘇怡美一次次地突破困境。21歲那年如願考上馬公高中,高中畢業後再休養一陣子,26歲考取義守企管系,期間不少親友看她辛苦,勸她放棄,她總回答:「我不去試試,怎麼知道不可能達成。」繼續懷抱勇氣不斷自我挑戰。
由於蘇怡美都在澎湖惠民醫院做復健,熱心善良的她也成為該院志工,定期去關懷病友,每遇到病友說:「妳又不是我,妳不知道生病多痛苦。」她就會跟病友分享她的故事,「我發現我的故事具有鼓舞別人的力量。」蘇怡美開心地說著。
鼓舞別人同時,蘇怡美也像在跟自己喊話、激勵自己。2017年在別人懷疑的眼光中申請鴻海獎學鯨,結果成功獲選,並參與交流成長營活動,她認為這段過程讓她獲益良多,不僅更認識自己、更懂得如何做職涯規劃,也幫助她面對決策時,更曉得策略性思考方法。
承襲父母的正面思考,蘇怡美把停滯的6年人生統統補了起來,從必須靠旁人料理生活,到現在她可以放掉枴杖自主行動,蘇怡美最想說:「不必羨慕別人的幸運,只要肯努力突破,人人都能更上一層樓。」
圖:蘇怡美身體恢復後,一邊復健、一邊讀書,即使大腦受損、記憶力很差,也從沒想過放棄。
圖說:蘇怡美2019年大學畢業後,就回到故鄉澎湖準備公職考試。左為蘇怡美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