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星光計畫|課輔老師專題系列
「老師,我可以跟你分享一件事嗎?」當學生開口這樣問時,謝文婷心中滿是感動,因為她知道,孩子要願意對她這樣說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也代表孩子開始信任她了。參與鴻海星光計畫以來,她深刻體會到,計畫的目的不單只是提升孩子學習力,更是從過程讓孩子相信「有人願意陪我成長」,老師不只能陪我解題打怪,也能陪我面對人生課題,一切都不難了呢!
從社工背景到教育現場——她選擇成為學生的陪伴者
「我一直都很關心兒童與青少年的成長,這也是我選擇社工系的原因。」畢業於台灣大學社會學系雙主修社工系,目前任職於彰化縣政府社工師的謝文婷回憶,她在大學時就聽過學長姐分享這個計畫,但當時沒有時間參與,由於畢業後,她還是念念不忘有這個機會可以協助弱勢兒少,於是她決定投入擔任一對一課輔老師。
「我看到,這不只是單純的教學,更是陪伴孩子成長。」她的第一位學生有著複雜的家庭背景,個性也比較內向,剛開始時不太主動發表意見,但隨著相處時間增加,孩子漸漸敞開心胸,能夠放心地訴說自己的想法。
陪伴比教學更重要——讓學生相信自己值得被關心
「我發現,當孩子開始願意說話時,才是學習的開始。」謝文婷不急著要求學生馬上在學業上進步,而是先讓學生願意信任她。「我會聊聊他的興趣、學校發生的事,甚至是生活上的小困擾,讓他知道,我不只是來教功課的,而是真心關心他的成長。」
有一天,學生告訴她:「老師,我最近遇到了一些困擾……」這讓謝文婷感受到,這段陪伴讓一直乏人照料的孩子開始相信自己是值得被傾聽的,也茁壯了孩子的勇氣。
從抗拒到主動學習——當孩子願意開口時,改變就發生了
有了信任的基礎,學生的學習態度也開始轉變。「剛開始,他上課時總是安靜不說話,但當他真心信任我後,他開始願意參與討論,也更投入於學習。」
謝文婷發現,當學生感受到被理解時,也會更願意挑戰自己。「有一次,他主動與我討論課業內容,這對我來說是個很大的驚喜,因為以往他總是十分被動。」從不願意學習,到主動思考,孩子態度的轉變讓謝文婷感受到自己的價值與參加計畫的意義。
星光計畫不只是教育,而是改變人生的契機
「每位孩子獨一無二,也來自不同生活背景,我想帶給他的不只是成績,還有被接納及關心的感覺」,她認為,星光計畫的成功不只是來自於知識的傳遞,同時是讓孩子相信自己有能力且值得被愛,因而更有力量面對生活及挑戰。「我希望未來能有更多像星光計畫這樣的機會,讓孩子們知道,他們不是孤單的。」
陪伴弱勢孩子一段路,協助弱勢孩子長出面對未來的勇氣與能力,星光計畫與每一位一對一學伴老師,致力讓每一堂課成為孩子最溫暖的支持。
星光計畫
202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