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2025鴻海科技獎頒獎典禮21名碩博士生榮獲25萬元研究獎勵金與鴻海實習機會
由鴻海教育基金會主辦的「2025鴻海科技獎」於6月20日舉行頒獎典禮,21位來自國內外頂尖大學的優秀研究生獲頒殊榮。
本屆頒獎典禮特邀鴻海研究院諮詢委員 — 鴻海科技集團董事暨臺大物理系特聘教授張慶瑞、臺灣大學副校長廖婉君、臺科大資訊管理系特聘教授吳宗成等學界泰斗蒞臨頒獎,給予得主勉勵,也共同見證台灣年輕科研能量的綻放。
評審團指出,今年投件論文整體水準較往年更高,競爭十分激烈,各研究成果也令人驚艷,突顯了台灣碩博士生在面對全球科技挑戰下的技術實力與創新努力。例如來自臺灣大學的洪頡茗同學,首創利用轉印技術,藉由能量傳遞的方式突破能隙定律,有效提升了近紅外OLED元件的發光效能與輻射亮度,展現了卓越的學術價值與應用潛力。另外,成大博士生黃怡靜同學,提出結合自建攝影裝置與語音辨識的非侵入性AI吞嚥評估系統,適用於術後在宅照護,同樣具備高度的學術與臨床價值。
由於得獎主題領域廣泛且每篇論文皆極富創見,因此典禮現場播放了得主的個人與研究成果簡介影片,讓與會來賓可更具體了解每位得主的論文亮點;頒獎時亦邀請指導教授一同上台合照,表達學術傳承與感恩,讓現場氣氛溫馨而振奮。
最受得主期待的「圓桌交流」環節亦是典禮的一大特色。鴻海研究院各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等鴻海業師、各組評審、學者專家與各領域得主及指導教授們依主題領域分組,分別進行小組深談,從研究方向的探討、到研究方法的精進、再到研究應用的可能,紛紛展開熱烈對話、深入交流。鴻海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巫俊毅表示:「鴻海科技獎除了要鼓勵研究、表彰學術成果,同時也希望能搭建一個讓青年研究者理解產業實務、貼近社會需求的視野平台,讓研究者的努力更能化為對人類的實際貢獻。」
鴻海科技獎自2021年設立以來,已支持獎勵超過百位青年科技人才。鴻海教育基金會期盼透過此獎項,持續為台灣科研注入動能,期許每位得主都能以此為起點,實踐理想,創造人類更好的生活。

圖:鴻海研究院所長與得主及指導教授們於圓桌交流環節進行產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