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科技獎
2025.03.25

讓學術影響產業、改變世界——朱麗安教授談科技人才的培育


本篇文章整理自清華大學醫環系教授朱麗安的訪談

「學術研究的價值不僅限於論文發表,更重要的是如何影響產業、甚至改變世界。」這是清大醫環系朱麗安老師對學生作研究的期許。

學術研究不該只是發表論文,而是應該與產業對話
在學術界,研究者的成就往往以論文數量與影響因子來衡量,但朱麗安教授認為,真正有價值的研究,應該能與現實世界產生連結,甚至影響產業發展。「如果研究的價值僅限於學術發表,那麼它的影響力是有限的。但當它能夠進入市場,變成真正可用的技術,才是對世界最大的貢獻。」

「例如,減肥藥」,朱麗安老師說,它最初只是學術研究中的一個小發現,論文甚至發表在相對冷門的期刊中。但後來,透過不斷的技術轉化與產業合作,它進入了市場,成為許多人生活中的重要藥物。「這就是為什麼產學合作很重要,因為同樣的研究,在不同的角度下,能產生完全不同的影響。」朱麗安老師強調。

鴻海科技獎如何幫助年輕研究者思考「我的研究如何影響未來?」
因為指導的學生成功獲獎,讓朱麗安老師更加確信,教育不只是知識的傳授,更是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

在學術界多年,她見證過無數優秀的學生從懵懂走向獨立,從研究室踏入產業,最終成為推動科技進步的重要力量,而在這個過程中,她時時提醒自己,老師要做的,不是替學生決定方向,而是「像一個羅盤一樣,幫助學生這個掌舵者,找到自己的航向。」

「今年獲獎的林亞慧同學,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她提到,亞慧原本對自己的研究方向缺乏信心,但在參與鴻海科技獎的申請過程中,她重新檢視了自己的研究價值,開始思考如何讓技術真正影響世界。「起初亞慧只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投稿,沒想到這個過程讓她意識到,自己的研究不僅有機會進入產業,還能發揮更深遠的影響。」

這段經歷讓朱麗安教授更堅信,鴻海科技獎的價值不僅是對學生努力的肯定,更是一個啟發他們思考未來可能性的契機。


圖/ 鴻海巨量醫學AI模型設計總監郭振鵬、2024鴻海科技獎得主清大醫環系博四林亞慧與指導教授清大醫環系朱麗安老師

這個獎項,對老師來說也是學習的過程
許多學術獎學金的頒獎典禮,主要聚焦在學生身上,教常常常只是申請書面上的一個名字,但鴻海科技獎頒獎典禮邀請老師一起上台分享榮耀,一起與業界對話,也讓朱麗安老師再次以不同的角度,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方式。「我在思考,作為指導教授,我如何能讓學生更有自信?如何幫助他們在學術與產業之間找到平衡?」她認為,指導教授的責任不只是幫助學生發表論文,更是讓他們理解自己的研究價值,並且學會如何向世界展示這個價值。

「我希望他們不只是學術上的專家,而是能夠真正影響產業、甚至改變世界的人才。」朱麗安老師說,她要將這些思考帶回實驗室,幫助更多學生在學術與產業之間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

自信心可以帶來更好的成果
在談到這次獲獎的學生時,朱麗安教授特別強調:「他們的技術能力當然很重要,但更讓我驕傲的是,他們在這個過程中建立了對自己研究的信心。」她回憶,許多研究生在學術道路上總會經歷無數的挑戰,從選擇研究主題、實驗失敗,到投稿被拒,每個階段都可能動搖他們的信心。但她發現,當學生開始獨立思考,開始相信自己的研究有價值時,他們的研究成果也會變得更好。「當學生開始獨立思考,開始相信自己的研究,科技的未來就開始改變。」

當科技教育不只是知識的傳授,而是讓學生找到自己的航向
「作為教授,我的責任不是替學生畫出一條固定的路,而是讓他們找到自己的方向。」朱麗安教授的指導方式,與傳統的「老師主導」截然不同。她相信,真正優秀的科技人才,不是被動地跟隨老師,而是能夠獨立思考、探索未知,最終找到自己的研究價值。「我一直覺得,老師的角色像羅盤,但航行的方向,終究是學生自己決定的。」這次的經驗,讓她更加確信,只要學生擁有信心,他們的研究將不僅停留在學術論文,更能進一步推動科技發展,影響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