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坪林國中學生分別擔任心理治療師及諮詢者角色,試體驗心理師工作。
提到心理治療師,很多人都會想到「坐在沙發上聊天」這樣的畫面,但心理師洪培芸說,這樣的想像不能說不對,不過除了談話之外,心理師還得要做許多文字紀錄等繁瑣的工作,偶爾還會有情緒控管不佳的個案可能會有突發狀況需要特別留意,因此一定要有興趣與熱情支撐。
洪培芸發下諮詢單,讓同學們兩兩一組分別扮演心理師與諮詢者,試著體驗心理師的工作。聽到學生單刀直入地問「你有什麼問題?」,她提醒學生用「你最近心情如何?」來開場會比較溫暖、有效;會談要結束前,也需要提前告知對方,以免個案情緒收不回來,比較容易對個案或他人造成傷害。
聽完與心理師有關的介紹,學生的問題紛紛出籠:「我其實是個冷漠的人,但怕別人感受不好,常要假笑好累….」、「會考壓力很大,不知道怎麼紓壓…」、「大人覺得你是小孩甚麼都不懂,很無力…」,洪培芸一一答覆之外,也表示,自己與父母的關係也是在自己成為心理師之後才越來越好,所以這其實是一個可以自助助人的工作,但同學們要保持一顆開放的好奇心,才能成為一個好的心理師。
圖說:心理治療師洪培芸鼓勵同學要持續認識自我與保持好奇心
活動結束後,同學們七嘴八舌地討論剛剛好玩的地方,有同學表示,原來心理師與個案的「聊天」不是那麼容易,鴻海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汪用和表示,無論同學們將來要選擇什麼行業,都應該了解各行各業都會有別人看不見的辛苦與需要付出之處,這也是「遇見未來」活動希望讓同學們了解的:每個工作都會有酸甜苦辣,但希望同學們透過努力,讓「甜」成為未來工作與人生最突出的味道。
陪伴孩子「遇見未來」
鴻海教育基金陪伴孩子「遇見未來」會「遇見未來」計畫,邀請各行業職人深入台灣偏鄉與學生分享工作的趣味與挑戰,並設計多元互動,為學生埋下夢想的種子,迎接遇見未來的美好。關注更多「遇見未來」計畫,請追蹤鴻海教育基金會臉書粉絲專頁,一起陪伴孩子「遇見未來」!
圖說:鴻海教育基金會「遇見未來」 心理治療師洪培芸前進坪林國中分享職人甘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