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獎學鯨
2025.07.02

每天吃醬油拌飯、做著奧運夢的禹萱


圖/禹萱(穿藍色)俐落出招,從小練角力,一路拚到亞洲盃奪牌。 

禹萱外表嬌小,卻曾在全中運奪冠,代表台灣在亞洲盃角力賽奪牌。高中時期,她幾乎在所屬量級稱霸,還曾懷抱奧運夢、遠赴日本,只為與世界強者過招——而這一切,其實起於一個單純的原因:「不被欺負」。 

禹萱小時候身形瘦弱,父親擔心她與哥哥在學校吃虧,就把他們送進唯一免費的社團——角力社,「學防身,也能強身」,結果,這一練,就是十多年。 

小學四年級那年,父親中風倒地,錯過黃金搶救時間,成了臥床病人;媽媽,一位越南新住民,從此一肩扛起全家。 

白天,媽媽在市場幫忙賣菜、清理社區、回收資源,為鄰居打掃整理家務;夜晚,她就睡在醫院陪伴照料丈夫。小小的禹萱每天回到沒有大人的家中,生活自理,自己上床睡覺,每個晚上都是硬撐出來的勇敢。她說:「那時家裡燈常是暗的,我跟哥哥會自己煮一鍋白飯,加點醬油讓飯有味道,就這樣每天吃醬油拌飯填飽肚子。」 

當她發現讀書和比賽得獎可以換來獎學金、減輕媽媽的負擔時,她覺得前面有路了:「如果我讀書可以讓媽媽不用那麼辛苦,那我當然非讀不可。」於是從小學五年級開始,她每學期都努力維持前五名,並積極申請各種獎學金,就是為了幫助家裡多一點生活資源,希望媽媽可以稍微喘口氣。 
 

圖/禹萱在訓練場揮汗練習,每一次舉起沙袋,都是為了變得更強、站得更穩。 

夢想沒有捷徑,但有試煉 
不過,雖然禹萱努力唸書,但當同齡人準備迎向升學時,她卻決定走另一條路:赴日接受更嚴格的角力訓練,希望能一圓她的奧運夢。不過在日本語言不通、個人的實力也還差了一些,於是她在日本隊裡被質疑「妳是台灣第一,但竟連我們高中生都贏不了!」

場上打不贏隊友,場下也融不入團體,那段時間,她第一次開始討厭角力、開始懷疑自己:「我為什麼要來這裡?」每晚在異鄉濃濃的孤獨感,也讓她真正懂了從越南嫁來台灣的媽媽有多辛苦。她咬牙撐到最後,直到傷勢迫使她不得不退賽而終於結束留學、回到台灣。 

眼看奧運夢碎,她告訴自己:「我要讀書。」憑藉著高中時的全中運成績,禹萱推甄進入台北市立大學,主修運動學系,也就是那一年,她獲得了鴻海獎學鯨。 

禹萱說,這筆獎助學金來得正是時候,因為當時她課業十分繁重、但還要想辦法節流與開源幫忙家計,讓她蠟燭多頭燒,而這筆獎學金及時到來,讓她可以稍微鬆弛一下時時擔心錢不夠用的緊繃的神經,也得以好好準備比賽、重新調整自己努力的方向。 

她開始參與志工服務:到偏鄉國中教學、投入慈濟與法鼓山青年活動,也協助學校籌辦校慶、義賣、活動規劃。「我知道,有一份幫助,在另一個角落被延續著。」 

如今,禹萱已是研究生,她立志成為教授:「我想像老師一樣,站上講台,把自己的經歷變成別人的養分。」 
 

圖/對教學充滿熱忱的禹萱和孩子互動,笑著遞上麥克風,鼓勵每個小小聲音都能被聽見。 
 
邀請您,一起成為夢想的助力 
從被命運逼退的孩子,到重新定義夢想的年輕人,禹萱的故事證明,只要有人相信,她就有力量再站起來。 

現在,還有許多像禹萱一樣的孩子,在困境中跟命運角力搏鬥。讓我們一起,支持更多孩子踏上夢想的跑道,讓這些孩子因為有您,夢想不孤單。